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

崔菲莉(Phyllis Tribble)從婦女觀點詮釋聖經。將女性感到不安的經文詮釋出醫治的觀點

台灣神學院於今年初邀請希伯來大學的以色列•克諾爾(Israel Knohl)教授前來主講「舊約豐富的遺產」獲得熱烈迴響,確信「如何深化對聖經的詮釋與了解,是當代教牧進修的重要主題和學習面向」,於是在廿六到廿八日舉辦的「馬偕紀念講座」邀請女性神學家崔菲莉(Phyllis Trible)博士前來,特別針對「如何和聖經摔跤」,從婦女的觀點詮釋、了解聖經。
崔菲莉長期在紐約協和神學院任教,目前為美國韋克佛瑞斯特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神學院聖經研究教授。她受邀到台神主講的內容有「聖經,一本劃定界線的書」、「性別的開創」、「夏甲與莎拉」、「重新編織美莉安」、「在變貌山上的婦女」等五個主題,表現出女性神學詮釋聖經的風貌。
崔菲莉表示,《聖經》文本的字裡行間,十足的表現父權主義,甚至是驚世駭然,令女性讀者感到恐怖。在她的著作《駭人經文的救贖挑戰》就點出了四位女性人物,有被利用、受虐待、遭棄絕的女奴夏甲;被強暴、遺棄的公主她瑪,或是被性侵、謀殺肢解的無名婦女,以及耶弗她的女兒是一位被宰殺獻祭的處女等,讓讀者看見信仰與駭人經文的必然衝突,但是要面對,而不是選擇逃避。
崔菲莉指出,把《聖經》單一從父權思維的詮釋出發,結果是,那些令女性讀者感到恐怖的經文,除了不會從受害者角度看待以外,也往往對那些駭人的經文,視而不見。她說道,過去在波士頓教書期間,一位同樣身為女性神學家的同仁,就是因為看見《聖經》對兩性失衡感到失望,而毅然決然的離開基督教信仰。
「同樣的,我也不愛父權,但是我愛的是《聖經》,」崔菲莉指出,身為女性主義的神學家,看見對女性十足恐怖的經文,是要詮釋出醫治的觀點,畢竟神學再如何的詮釋減緩、美化這些令人不安的經文,這些駭人的文本也是不會因此除去。
為此,他在著作《駭人經文的救贖挑戰》中解釋,「將這四位婦女所受的苦楚,視為次於十字架的苦難,這是虛假的,因為他們所受的艱苦已然足夠,沒有任何與其他苦難的比較可將之減緩。」另外也寫到,「為這些記事找到復活的救贖,也是錯誤的,因為悲傷的故事並不會有快樂的結局。」
崔菲莉在最後一場演講,談到她研究女性神學的信仰心路歷程時提醒,許多人談到女性主義,錯誤觀念的認為只不過是「女人在談女人」而已,但她要表明,女性神學(或主義)絕不是在二元對立中找到權重,而是以跳脫二元、中性觀點的態度看待事情,幫助她研究《聖經》裡許多二元對立的情境,獲得最終詮釋的結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