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聖誕佳音傳給三鶯橋下原民

三峽三鶯橋下一團升起的營火,火舌捲舒映照在一群原住民臉龐上,他們的神情穿透交錯光影,有人喜樂、有人卻是神情鬱鬱,但是圍繞在營火四周雀躍奔跑的孩子,最是快樂的一群。十八日晚,台北大專原住民中心與東門教會原住民聚會、原美教會、台神杵臼社以及台灣、文化兩所大學原住民長青團契等,超過五十人,前往三鶯橋下的河床聚落關心住民,並且應景地陪伴當地住民歡慶聖誕。
據了解,三鶯橋下的河床上,搭建起看似游牧生活般的一排排簡陋房舍,已經有十多年了,而至今仍然居住在這聚落當中的原住民族人家庭,大約近卅戶人家,清一色都是阿美族人。他們由於比較晚從原鄉遷徙到都市,沒有趕上都市建設的發展,腳步落人於後,因此生活適應跟不上已發展的都市,不像早期移民到都市裡的族人已經嶄露頭角,這些河床上的族人卻被都市社會遠遠的甩開,拋落在這陰暗的角落裡。
一位老人家向前往關心的同工表示,三天兩頭裡,會看到警察領著低頭不語、失蹤多日的孩子回家。策劃這次聖誕關懷行動的台北原住民大專中心主任Yupas(鍾豪俠)傳道表示,酗酒問題,在這樣的聚落中極為嚴重,身為父母的幾乎沒有工作,僅靠著外界救濟維持生活,讓處在這樣惡質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面對校園裡與其他都市孩童相比較,身心直接受創,也難怪蹺家、逃學的案例在這樣的聚落中不足為奇地成為常態。
「這裡的孩子是可憐、無辜的,」Yupas指出,縣政府在附近建築國宅,其中一批保留給三鶯橋下的族人租用居住,有少部分的族人已經搬遷進駐,但是多數卻寧肯深居簡陋也不願意搬遷離開河床。Yupas過去曾數次走訪該聚落關心,從他的觀察指出,國宅其實只需要負擔微薄租金,因此很明顯的,該地區住民已經放棄和世界競爭,寧可讓人來救濟,過著心理退縮的生活,這對當地孩子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營火燃燒前,五十多人分三組,手提包裹著亮眼包裝紙的物資,挨家挨戶探訪。跨進每一戶的大門,第一映入眼簾的竟是神壇供桌。香煙裊裊,讓侷促的屋內空間,因為一群人的到訪更顯燥悶。
據了解,聚落住民,在還沒有離開原鄉以前都還是敬拜上帝,而如今僅剩下少數還自稱為基督徒的兩家族人,也很久沒有教會聚會的生活。他們說,一直居住在這裡,從來沒有看見一間教會來探訪過。
平安夜的歌聲,伴隨著營火躍動閃出的星火,溫馨地點亮在這溪谷河床。回程,浩蕩報佳音的隊伍車上,還有物資一半尚未送出,於是,東門教會原住民聚會將象徵聖誕禮物的物資包裹再做集中,前往新店溪畔的另一個相同聚落前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