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醫療福音隊不再只有做義診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距離台北6.5小時的車程,台14號省道、85號縣道的終點,一個幾乎被遺忘掉的賽德克部落,和這塊土地上每一個需要被關懷的原住民部落都有相同的遭遇,不同的是7年來,經由一群來自台北的醫護人員前仆後繼的醫療關懷,讓這群醫護人員真正了解部落的需求,也看到了小小村落的光明未來。
國泰醫療福音隊同工張予晅表示,福音隊從九二一大地震開始,已持續七年多每月一次的上山,到仁愛鄉合作村義診及協助教會服事,開始幫助當地的賽德克族村民;第二個七年即將展開,福音隊希望不只是義診、教會講台、青少年、兒童的服事,更期待可以與合作村民規劃未來的藍圖,用上帝的眼光幫助這些賽德克人重新站立。
該福音隊因著上帝的愛,今年決心要籌設賽德克之愛基金會,作為協助這個部落發展的平台。往後的7年,首先將落實賽德克部落間的醫療網,並開始讓賽德克族的人文資源得以復興和保存,進而建立自助助人的原住民養生社區,讓微型的適足經濟能夠產生,而不必僅僅倚賴難以控制成效的高山農業維生,最後能再一次開啟原鄉造林的工作,讓賽德克族能重新為這塊土地捍衛濁水溪上游的純靜與美麗。
「這不是夢,因為它終究會實現,靠的是這7年來的堅持與毅力加上更多有心人的投入,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所關愛的合作村賽德克族人的團結與復興。」張予晅指出,福音隊在經費規劃上採取的策略是,先針對目前團隊專業可及的專案去進行(如醫療與合作國小的學童教育),而對於非目前團隊專業,則透過專案合作方式引進不同方面的人才,因此,將成立「賽德克之愛基金會」。
福音隊預計募集1100萬元,除依法規定成立基金會最低設立基金之1000萬元經費外,另外100萬元將運用在建立義診工作站 60萬元、合作國小學童獎學金20萬元、合作村社區發展評估計畫20萬元。

新版聖經重視意思傳達,現代台語譯本聖經出爐

歷經將近廿三年時間翻譯工作的《新約聖經,現代台語譯本》,即將於一月底正式發行!這新譯本聖經的主要特色,在於將聖經原文的意思清楚又完整地翻譯出來,著重意思的傳達,表示上帝與我說同樣的話,使用我們的俗語和口音與我們交談。
聖經公會總幹事賴俊明牧師於十日受訪時表示,現代台語譯本聖經忠於原文的文心意念,把原意翻譯成現代台語,讓人容易明白上帝的本意,而不似傳統保守派強調忠於原文,逐字、逐句的翻譯手法,讓人讀起來不解其意,「我想,上帝不是要讓人猜謎的上帝;因此,現代台語譯本,就是『道成肉身』的具體表現。」
賴俊明說道,台語教會使用巴克禮牧師翻譯的聖經,讀廈門語「si-ci-cui」,雖然長老教會信徒早已習慣能明白其意「是誰?」但是教會以外的台灣人,卻是沒有一人聽得懂。「不過這句話,你現在到廈門去講,廈門人都聽得懂。」賴俊明說,因為巴克禮版聖經,主要採擷自廈門語的緣故。
據了解,1807年一位差派到中國廈門的蘇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師Robert Morrison,深知在古文化的中國宣教不能光是言傳,更需要文字,因此以《英華字典》作根據,於1823年翻譯出廈門語聖經。帶來製版印刷技術,落腳台南宣教的巴克禮牧師,就是引用Robert Morrison翻譯的聖經,以及其他在廈門地區的宣教師,個人感動書寫下的翻譯片段,集結整理後,於1933年透過日本橫濱印刷而付梓出版了當年台灣人使用的台語羅馬字聖經。
另外,Dr. Nida在1960年提出「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翻譯原則以前,學術上對於古典文學翻譯使用方法,是注重字義的「形式對等」(formal correspondence)原則進行翻譯。因此,1919年付梓的合和本聖經,就是依此原則翻譯,縱使會遇到描寫猶太人風俗的字句,仍舊是按原文,不解析轉化成為另一個民族熟悉的原意的翻譯。
因此,在傳道書三章五節:「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閱讀聖經若沒有聖經的專科學識,研究猶太人長老在城門口下,拋石、堆石的民情風俗,一般人是無法明白什麼是「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然而,經過「功能對等」的新翻譯原則,該經節便成為「同房有時,分房有時;親熱有時,冷淡有時」是一句人人知曉的原意了。
由於,巴克禮翻譯出的羅馬字聖經是以合和本為經、廈門語為緯,歷經時間、空間的轉移,已經不適合現代台灣人語言習性的修辭應用,聽、讀起來都令人拗口以外,更嚴重是,聖經的原意令人不解。這也從主日禮拜中的第三篇《起應文》中一句「li-a khah-su」,就可以窺見端倪。
因此,巴克禮牧師在過去的時代中翻譯成羅馬字聖經,語法、語言、修辭已經不是現代台語的使用習性,「所以,我們深深覺得,要用台灣本地的牧者,翻譯給現代台灣人都聽得懂的聖經。」賴俊明說。
賴俊明以他母親雖然是在養女環境下成長,不識字,卻可以熟讀聖經一事,感謝上帝帶領的巴克禮書寫羅馬字聖經,讓教會裡的信徒最早接觸閱讀寫字,更深的認識上帝。不過他也感慨,以本色化信仰自居的長老教會,台語在平地教會裡逐漸式微,甚至會閱讀羅馬字的,也已經是稀有;而且,年輕傳道人滿口是華語式的台語,如何再自居是本色化神學的長老教會傳道人?
「羅馬字聖經在1991年的銷售成績接近四千本,之後每下愈況;2007年統計銷售數字結果僅有469本,」他指出數據,相信沒有幾間長老教會有在教導羅馬字!
「早期目不識丁的長老教會信徒,僅用一週的時間便看懂26個字母書寫的羅馬字,相信現代人只要一天的時間學習,就可以閱讀。」賴俊明盼望,這本現代台語譯本聖經,可以重整長老教會信徒對台語使用的日常風氣,否則台語的美與正確應用,將會消失殆盡。台灣教會公報社的新樓書房、總會事務所的使徒書房以及聖經公會均有售。

基督教協進會建立服務網絡轉化家庭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協助教會建立「1919服務中心」,以建立教會的全台社區服務網絡,但有鑑於家庭社區的屬性與健康教會發展更相關,因此,去年(2007年)在協進會另行成立新部門「家庭社區發展中心」,提供有效的課程及資源,以裝備及支持信徒領袖在教會中、社區中,持續推展、建立家庭及社區轉化運動。十一日上午,協進會在台北真禮堂召開說明會,正式對外說明該策略計畫。
該協進會執行長夏忠堅牧師表示,「家庭社區發展中心」並不建立直接的家庭、社區發展服務,只提供教材、訓練、資源、諮詢服務給教會,協助教會建立屬於教會的家庭社區事工,因此只扮演促進、支持、陪伴的角色,幫助教會提升服務知能與技巧,「很高興的是,這次結合學術單位加入,和非營利專業機構還有公部門的合作。」
「台灣生活家庭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是這次協進會推動「家庭社區發展中心」五年計畫的協辦主要學術單位。理事長黃迺毓教授指出,雖然本職在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授課,但是學術界都只是知識而已,若不能將知識應用在生活上,對有信仰背景的她而言,便是毫無意義。不過,她也看到教會是有努力在推動家庭成員間的關係成長,可是缺乏專業投入,卻也像是一座象牙塔。
她表示,政府在2003年公佈「家庭教育法」以來,教育部有心推動家庭生活教育,甚至提供專業認證的機制建立,但困坐愁城。她感謝上帝,是時候到了。因為,剛成立不久的「台灣生活家庭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看見政府想做、教會正在努力做,但中間有一個連結缺口,是可以由協會提供的專業搭起橋樑,幫助教會轉化家庭進而廣闊社會。
回台配搭該計畫,短期授課講學的正道福音神學院(台福神學院改名)副教授林國亮牧師則說,家庭事工是他最愛的負擔,經驗中發現,要做好家庭事工,婚前教育才是根本,「在社會個個層面看,唯有教會是最理想的家庭事工教育環境,因為家庭是信仰落實最好的地方。」
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神助說道,這裡是一場轉化家庭策略說明會,另外在看不見處,魔鬼勢力也在辦一場同樣名稱的說明會,是要轉化家庭變成難堪的破裂關係。「耶穌沒問題,教會有問題;耶穌有盼望,教會沒盼望!」他指出這句令教會感到挫敗的言語,不是無的放矢;因為,傳道人牧會經驗處理最多的問題就是家庭問題,因此相信,同工若沒有好的家庭發展,就是教會問題產生的根源。
他說,在北美的植堂經驗中看見,傳道人帶領三個健康的家庭,是可以完成艱鉅的植堂工作,可見得健康教會是根基在健康家庭的道裡。對此,他語重心長地說:「要轉化社會,要先轉化教會;轉化教會,先轉化信徒領袖的家庭;但最先要轉化的是,傳道人的家庭!」

謝長廷訪長老教會,指台灣維新要先有思想

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先生,日前拜訪長老教會總會,並且在二樓召開簡單座談會,暢談其維新的治國理念。
〈台灣翠青〉的鋼琴伴奏聲響起,在總會助理總幹事林芳仲牧師主持下,謝長廷與眾人齊聲唱出〈台灣翠青〉,但似乎謝對旋律不甚熟悉,無法跟上節奏吟唱,不過他認真注視著歌譜上的一字一句。他說,長老教會是很有思想的教會,尤其台灣要建設成為進步民主的國家,就需要長老教會的思想作基礎。
謝長廷指出,他讀長老教會牧涵,體認到內容就是台灣正義的表述,與他所提的台灣維新治國理念不謀而合。他說,台灣維新有三要點:一、幸福經濟的經濟維新,讓流動的勞工有能力購屋;二、正常國家的政治維新就是建設新台灣;三、公義社會的社會維新,轉型正義、弱勢優先。
他說,這些維新理念首先要先有思想,「說實在的,台灣還需要長老教會的思想作基礎;台灣欠缺的就是思想素養,還沒有到長老教會的程度;長老教會推動的家庭祭壇是可以落實下去。」
潘慶章代表長老教會向謝長廷致歡迎詞後隨即表示,經常有人問,當年支持陳水扁總統,如今是否後悔?但是他的回應是從來沒有後悔;因為,從信仰根基相信,疼愛台灣這塊土地的人民所選舉出來的總統,能夠讓台灣繼續朝向自由、民主的方向前進,所以永遠不悔。
他指出,只要是從心底發出民主、自由、社會公義的總統候選人,都會帶領台灣的民主腳步繼續前進;尤其謝所提的維新道路,與長老教會卅年前提出的「新而獨立的國家」方向一致;因此,潘慶章以代表長老教會全體信徒身份,呼籲總統候選人仰望上帝,用信仰疼愛這塊土地,建立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
謝長廷回應,肯定李前總統推動台灣民主化的卓越貢獻,也肯定陳水扁總統,在任內把對台灣認同的指數從20%向上拉升到75%水準,才有許多後續運動,能夠在這數據呈現的民意基礎上繼續推動;因此,它是轉化成為運動力量的能量,但可惜的,陳水扁總統任內,執政黨立委席次不過半的胃能,沒能發揮出能量,這對任何的執政者而言,要執行政策都會困難。
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向謝指出,謝的理念和長老教會不謀合;長老教會的宣教宣言就是認同、委身在台灣,「有情、有疼、有委身在這片土地,這是長老教會一貫的信念。」
高俊明牧師向謝說明他對「新而獨立國家」與「台灣維新」,同樣「新」字的個人見解。「新」就是建立一個真善美、信望愛的國家。他並且說道,雖然人類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中,但是不論任何宗教背景,都要作為一個好國民,一定要選舉出接近實踐理想,能夠勇敢把台灣建設為真善美、信望愛境界的候選人。

長老教會總會議長潘慶章:台灣主體意識非建立於政黨

第七屆立委選舉結果,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席次比為27:81,未來新國會民進黨席次不到四分之一,在立院中已不具制衡力量,民進黨承認這是創黨以來最大的一次重挫。一向以信仰實踐對政治領域關心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潘慶彰牧師對此結果表示,台灣主體意識價值,不是寄託在任何政黨的身上,而是要超越政治面,從信仰的高度看見上帝掌握著時間,長老教會仍應該繼續在這時間中努力,從信仰面推動台灣價值的理念向前邁進。
潘慶彰對這次立委選舉結果並不意外,他以牧會所在地嘉義市為例指出,民進黨在地方的經營,品質確實沒有國民黨好,除了黨中央的理念與地方需求無法呵成一氣外,也少聆聽地方意見領袖的聲音與意見,往往只在選舉時刻四處懇請拜託站台,直接影響了地方對民進黨的觀感,「這已不是第一次了,上次的嘉義市長選舉與立委補選,同樣敗選,同樣的問題。」 對於新國會,國民黨權力已擴張到根本不需理會民進黨,即可一黨修憲、制憲的大巨人,對此,潘慶彰說:「以後在立法院一就是一,一清二楚,國民黨應該好好表現給台灣人民看,」他也呼籲國民黨,不能再像過去一黨獨大的老大心態,要謙卑的認同台灣,提出有利台灣優先的法案,否則有一天也被人民再次唾棄。 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對於選舉結果表示,民進黨敗選是可以檢視出許多理由,但痛定思痛反省,傾聽人民的聲音最是重要;而國民黨經過台灣民主,透過這次選舉竟然躍升為可以一手遮天的大黨,他說,這是國政危機。 「國民黨不要為所欲為,」他指出,單一選區兩票制結果,以他居住的台北市選區為例,民進黨四十七萬張得票數,候選人全軍覆沒,卻不敵連江縣的二千多張以及金門一萬多張選票的代表性;人民的聲音進不去國會,民怨會快速升高,這對國民黨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他表示,國民黨若真心用心,就要有心在新國會中化解這樣不公的選舉制度,更要思考長老教會強調的制憲、正名等問題。他也呼籲,迫近的總統大選,一定要選出能產生制衡力量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張德謙進一步指出,這次國民黨選勝,與買票風盛也脫不了關係,由全國查賄案件數破萬可見一斑。他對賄選歪風吹過了原住民教會也感到痛心,「原住民教會也要反省!」因此,他呼籲司法單位不可因為選舉結束而查賄偵察也跟著結束,「因為司法獨立,台灣才會跟著進步。」 對於國外許多媒體解讀台灣立委選舉結果,顯示陳水扁執政的台灣獨立路線與經濟下滑,是這次民進黨敗選的主要原因。同樣在台灣路線,因位對上帝的信仰而始終堅持「新而獨立國家」的長老教會,對於國外媒體幾乎一面倒的指稱「台灣獨立」壞了民進黨的選舉,潘慶彰與張德謙同聲駁斥那是外國媒體不了解台灣的說法,「民進黨的輸,決不是在台灣獨立這件事上造成的。」 潘慶彰表示,從政黨選票投票率顯示,支持民進黨理念的基本盤面改變不大,因此民進黨區域席次的重挫,根本和台灣獨立沒有任何關係!反而是不看理念、只重現實的中間游離選民,過去支持民進黨,如今則是選擇了放棄。他也對於民進黨當局,曾有一段時期把台獨問題趨向模糊的中間路線有所微詞,認為台灣獨立問題若能早一點處理,把台獨理念深入到地方,相信這次選舉的結果,不至於會從濁水溪一路輸到八掌溪。
另外,長老教會高度關切的公投慘遭否決,「這真的是一個國際笑話,求上帝憐憫,」潘慶彰說,公投是一國人民的基本權利與權力,而支持國民黨的選民卻願意跟著政黨態度反對公投,可見公投道路在台灣的艱難困阻。 張德謙則說,台灣的民主教育不夠,又受到統派媒體操弄模糊了公投焦點,致使太多人不明白公投的重要性;「公投否決,以後不用講了,因為還要再等三年。」因此,潘、張一致強調,長老教會仍要繼續努力在公投的教育上堅持下去。 至於,綁總統大選的入聯、返聯公投即將來到,但從政治面看,潘慶彰認為,新國會可能對其不利,令人擔憂;不過,從信仰面可以確信,萬事都有上帝的意思,自有上帝的時間,因此他並不擔心,只有努力繼續走下去,「求上帝保守,讓全國人民知道,這是全國人民的理念,不是政黨的理念!」 對此,張德謙則悲觀指出,這次選舉,他深刻感受到台灣人民看輕公投,對於可以表達人民自決的民主基本權利的公投,人民認為不重要,因此,將向世界展現台灣人民加入聯合國的意志、心聲的公投案,將可能再次地消蝕而失去了台灣主張。 不可諱言的,外界一向認為長老教會強調台灣價值理念,一直以來都是支持泛綠,然而這次新選舉制度,對政治版圖上的改變,卻令台聯委屈。因雙方高層不願意協調,造成雙方在許多區域鷸蚌相爭,結果是此次綠營大敗。選舉結果民進黨慘敗,而台聯卻也沒沾到一點的便宜。對此,潘慶彰語重心長呼籲泛綠陣營的高層,對於台灣主體性價值理念,未來不容再從政治面謀算,千萬不要意氣相爭,更不要忽略對方的感受。

2008年1月14日 星期一

台灣資訊協會公佈十大環境新聞

經過一個月的票選活動,「全民e公投」網路票選2007十大環境新聞,結果在跨年的第一天揭曉。「蘇花高爭議」登上年度台灣環境新聞首位,「台塑大煉鋼廠環評爭議」位居第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董景生表示,今年台灣的重大開發案在環保團體積極介入、參與環評審查會議,並透過媒體與網路等將資訊充分公開下,民眾普遍了解到開發案與環境的關係,對於這些環境新聞也投注較多的關注。
另外這次的票選,也加入國際的環境事件,因此在國際方面十大環境新聞結果,也顯示台灣與世界同步的環境意識。「北極不再冰封」高票登上首位,「農業污染危機」次之。董景生表示,全球暖化議題發燒,從票選結果可見民眾對於暖化造成北極海冰融化的事實充分認知,且與國際民眾的反應一致。
美國知名環保團體「山巒協會」(Sierra Club)所進行的2007環境新聞票選,北極冰融和高爾致力推動抗全球暖化就是吸票最多的議題。又加上,台灣的現今民眾特別重視吃的安全,農業污染造成土地和環境的危機,也因此高票入選,登上國際環境事件第二名,也與國際環保團體舉辦的新聞票選結果一致。
該協會策劃的蘇花高爭議專案企畫報告提出,蘇花高最大的爭議,當初能一階段通過環評的原因,迄今已不存在。如今時過境遷,環保署政策環評結論指出就算有蘇花高,產業東移政策亦不會成功,反而將造成更嚴重人口外流;北迴鐵路運輸功能和花蓮的醫療基礎設施皆有大幅改善;當時興建蘇花高的需求都已不復存在。
另外,民間團體也對該案各有正反主張。花蓮觀光協會認為唯有蘇花高才能帶進人潮;但亦有知名國際飯店集團總裁認為花蓮不應以國道複製西部經驗,造成花蓮的特色流失或破壞。保育團體對於蘇花高經過17個敏感區位表達憂心,尤其挖斷水脈,對未來隧道工程內的斷層帶發生災變,將產生不可恢復的傷害。
另地方人士強調,每次民調花蓮贊成人數皆高達7、8成,認為中央罔顧地方民意;但反對人士卻指出同樣一份調查中,高達80%受訪者表示對計畫內容不清,資訊不足的狀況下,民眾很難作合理的判斷。
協會在「台塑大煉鋼廠CO2排放大,重送環評欲闖關」的企畫報告指出,台塑稱大煉鋼廠可創造兩萬就業人口,但回顧六輕當年也稱可帶來10萬就業人口,可是雲林人最終只有2600人獲工作機會,而污染卻使雲林依賴養殖業之就業人口減少6000人。
最受爭議的是鋼鐵業能源消耗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驚人。六輕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6769萬公噸,大煉鋼廠預計每年排放1490萬公噸,加起來幾佔台灣年排放總量4分之1強。當京都議定書落實後,台灣將因該案而蒙上更龐大的經濟與社會成本負擔。
而票選第三名的「國道為紫斑蝶讓道」新聞令人溫馨。每年清明節前後,大批台灣紫斑蝶向北遷徙,路線會經過國道三號林內段。為避免高速行使的車流造成遷徙中紫斑蝶大量傷亡,高速公路局於2007年實施一項創舉,在紫斑蝶遷徙尖峰時段封閉600公尺北上外側車道,並以紫外線燈管、路堤段防護網等方式,導引紫斑蝶安全的飛行路線。這次「讓路於蝶」的生態保育做法,台灣還是首例。
至於台灣票選國際十大環境新聞,地球暖化逐漸溶解北極冰山已為人熟悉的議題外,高居第二名的農業污染危機值得一提。報告書中提到,過去的小農制度,農業污染物的產生是點狀零星分佈的,但在注重量產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方式推波助瀾之下,牧場變工廠、農場變農業專區,農業污染逐漸由水路與空氣將點連成線,再拓展成面。加上缺乏減污管理、疏於監督、以及執法不當的結果,將造成區域的污染負載量急遽升高,提高人畜交叉感染疫病的機會,加深區域污染的累積效應;中國學者提出警告:農業將成為污染的罪魁禍首。
因此,永續農業已然是全球運動,國際對於農產品品質要求條件更趨嚴格,逐漸從各個面向開始隨著時代潮流逐漸進行轉化,截至去年底,歐盟有機農業佔農業總種植面積5%,已是世界上比例較高的區域。


台灣十大環境新聞
蘇花高爭議難解 環委促回歸政策面重新評估
台塑大煉鋼廠CO2排放大 重送環評欲闖關
國內創舉 國道為紫斑蝶讓道
台東美麗灣開發案 杉原海岸不再美麗
樂生療養院保留與否爭議
千年藻礁遭埋管破壞 環評有條件重新開工
把關環境或是開發保證 環評爭議不斷
三崁店糖廠諸羅樹蛙事件——保育與開發的拉鋸
瘦肉精解禁政策搖擺 豬農抗議
蘇鐵生死劫:外來種做大當家 台灣原生生態堪憂


國際十大環境新聞
北極不再冰封 熊何去何從 航權石油各國爭
農業污染帶來危機 永續農業的挑戰
IPCC報告:全球暖化人為造成 與高爾同獲諾貝爾和平獎
有毒商品全球竄 中國製造蒙上黑心陰影
歐美節能綠建築政策發酵
全球蜂群消失事件 農業拉警報
林義傑3人跑過撒哈拉 紀錄片喚起關注水危機
全球水鳥銳減 亞洲情況更糟
都市人口遽增 各國紛尋綠色交通
潔淨能源的質疑之聲:生質燃料恐不環保

台灣人獨立植堂,加拿大人直呼不簡單!

海外的加拿大台灣人教會「溫哥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將近短短的一年半時間,成功地把佈道所開拓成為新教會,並獲得加拿大長老教會衛斯敏中會通過,於六日下午四點舉行新教會「本拿比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升格堂會感恩禮拜。溫哥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王進財表示,這是衛斯敏中會近卅年來,第一間新開拓的教會;難怪,在中會的議會討論與決議過程,所有議員歡喜快樂之情,溢於言表。
王進財指出,建立佈道所經過一年的默默耕耘,當小會向中會提出佈道所升格堂會的申請時,中會還費了近兩個月的時間調查,「真的是從溫哥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小會健康與和平生出來的子會嗎?還是從母會分裂出來的呢?」等調查證實,是健康與和平的在母會大力支持與祝福下所生的福音果子後,衛斯敏中會的態度才從懷疑轉向,全力促成新教會的獨立與升格,「可見,過去台灣人教會的分裂故事,仍是種在白人心裡難以驅除的恐懼。」
他並指出,白人為主體的衛斯敏中會,卅年來幾乎只有收編與關閉弱小的教會,但台灣人長老教會卻能獨自開拓新教會,這讓該地區的加拿大人眼睛為之一亮,直呼不簡單!
由於這次開拓出的新教會,都是由溫哥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手策劃與執行,期間沒有向中會或任何單位領取經費。中會在感念台灣人教會傳福音的熱誠與果效之後,也主動提出,要代為向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的傳道部申請每年一萬元的傳福音基金。王進財說:「中會的舉動,真是超乎我們所想所求,感謝主!」
2004年2月初,「溫哥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小會向會員大會提出「為我骨肉之親」「把福音傳給未得之民」的提案,希望能在大溫哥華的中心都市「本拿比(Burnaby)」開拓佈道所,以做為教會設教廿週年(1985~2005)獻給上帝的感恩獻禮。
此提案獲信徒贊同通過後,教會就派出兩位負責長老,卅幾位種子信徒,於2006年的9月17日舉行佈道所開幕感恩禮拜。一年多來,每主日禮拜人數平均都維持在80~85名成人,奉獻每主日平均都在1200~1500加幣間。
王進財受派來該教會牧會至今年六月底屆滿十四年,也已經提出請辭通過。他說,海外的牧者、教會信徒、與同工,一般而言都比在台灣孤單;這裡有太多初信者,好讓他們體驗,建立一間有愛有見證的教會,不只能得到當地加拿大人的敬重,連各地在主基督裡的台灣同胞,也同享這份喜樂與榮譽!回應,請電郵:wang5805@shaw.ca或傳真:002-1-604-301-1205;電話:002-1-604-322-5805

原民團體連署要求馬英九道歉

日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至新店溪洲原住民族部落,脫口說出嚴重歧視原住民族的言論,造成全國人民的驚訝,也激起原住民族的憤怒。雖然馬英九於廿七日已經對出口文章「我把你們當人看」公開表示歉意,卻也反指媒體斷章取義。不過,原住民多社團也在同一日發起連署指出,仍不見馬有誠意向全國原住民族鄭重道歉,因此要求馬,應向全國原住民道歉!並擇日前往馬競選總部送交抗議文。
推動連署的主辦單位,台灣原社、推動落實《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聯盟(聯盟成員多為長老教會信徒)指出,在先進國家中,這種充滿歧視性的字眼,早就引起社會大眾的撻伐,或因此請辭下台,以示負責,更何況是要參選總統大位的馬英九,竟觸動台灣最敏感的族群衝突的神經,並以其種族主義和優越的權貴階級的心態來看待其他族群,且仍以統治者君父牧民的心態來看待台灣的原住民族。
推動連署也指陳,馬違背他所主張的《世界人權宣言》及國際兩公約:《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有關反歧視的精神,而且,最近通過的《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中也有反歧視原住民族的條文。其第二條明示:「原住民族及原住民個人與其他所有民族及個人一律自由、平等,並有權於行使其權利時,免於任何形式的歧視,尤其是行使他們基於其原住民出身或認同的權利。」
至截稿前,參與連署的教會團體已經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長老教會原住民大專中心、泰雅爾中會等參與連署抗議,並繼續擴大連署中。推動連署的主辦單位將擇日至馬英九競選總部送交抗議文,並在抗議文中附帶《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條文,以此鄭重呼籲,要求馬應該嚴肅爲其歧視原住民族的言論和行為負責。剛卸任賽長老教會德克區會總幹事一職的Watan Diro牧師表示,馬英九常識欠缺,台灣原住民不是在中國的中原邏輯思維下所謂的「少數名族」,「我們原住民族不需要你的『保護』;我們需要的是『尊重、尊嚴與信任』!」
長老教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也在網路上公開作文指出,馬這次的發言,不僅反諷了自己所謂的原住民政策原則,更傷害了上帝賦予原住民的尊嚴與公義;即便少了「我把你當人看」這句話,整段談話的心態,還是相當糟糕!
該份連署的四點聲明:一、馬英九爲其歧視原住民族的言論,應儘速向溪洲部落及全國原住民族公開道歉;二、馬英九應以其佔國會過半數最大黨團之優勢,徹底檢討和修正國內有關結構性歧視原住民族的政策,以培力原住民族的自決自治之能量。
三、馬英九應領導國民黨在立法院落實《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之立法精神,積極制定和修訂符合《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原住民族基本法》相關子法和有關原住民族權益的法律和政策;四、在此呼籲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和國內各個政黨,應認知原住民族自然主權之議題是超越政黨利益,並由此建構一個互相尊重、具包容性多元民族國家之願景。連署電洽:0910024675歐蜜‧偉浪牧師

2008年1月8日 星期二

世界歸正教會聯盟阿克拉信仰告白,經濟與生態公義協約

世界歸正教會聯盟阿克拉信仰告白

經濟與生態公義協約

【前言】

1. 為回應1995年南非洲會員教會在基特韋(Kitwe)的緊急呼籲,並認知日益嚴重的全球經濟不公義與生態破壞,1997年於匈牙利德布勒森(Debrecen, Hungary)舉行的第二十三屆總會中邀請世界歸正教會聯盟會員教會開始一個「認知、教育、與告白」的過程。眾教會根據以賽亞書583節「解除那欺壓的鎖鍊和不公正的軛,釋放受壓迫的人」進行反省,以回應他們所聽到來自世界各地弟兄姐妹的哭喊,以及所看見上帝的美好創造所受的威脅。

2. 從那時開始,九個會員教會便開始委身於這個信仰立場,有些處於訂立協約的過程,有些則研究相關議題並產生對此危機的深度認知。進一步,在與普世教協(WCC)、世界信義宗聯盟(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以及其他區域性普世組織的合作下,世界歸正教協整合從首爾/曼谷(Seoul/Bangkok, 1999)到斯托尼波因特(Stony Point, 2004)等許多區域性的協議會。另外還有與南方眾教會在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2003)舉行的協議會、和南方北方眾教會在倫敦科爾尼的協議會(London Colney, 2004)。

3. 世界歸正教會聯盟總會聚集在迦納的阿克拉(Accra, Ghana),我們拜訪了在艾爾密納(Elmina與海岸角(Cape Coast)的奴隸地牢。當年有上百萬的非洲人在那裡被商品化、販賣,並成為恐怖鎮壓與死亡的受害者。在今日持續的人口販賣與受到全球經濟體系壓迫的實況中,「不再發生」的呼喊只是個謊言。

4. 今日,我們一起採取一個信仰的委身行動。

【解讀時代的徵兆】

5. 我們已聽見受造物在呻吟,在捆綁中,等待被釋放(羅馬書822),我們被受苦者的哭喊與受造界的傷痛所挑戰著。我們在人類的受苦與受造界的毀壞之間,看到一個令人震驚的相似處。

6. 這些時代的徵兆已經愈來愈危急並且需要被詮釋。這些對生命的巨大威脅幾乎都是源自於不公義的經濟體系,被政治力與武力所辯護且守護著。經濟體系是攸關生或死的一件事。

7. 我們活在一個羞恥的世界,也就是否定了上帝呼召所有人來享受的生命。佔全球人口1%的最富有者的年收入相當於佔57%的最貧窮者的年收入總和,而每天有24千人死於貧窮和營養不良。貧窮國家的債務持續增加,比他們原本借的錢還要多出好幾倍。資源導向的戰爭奪去數百萬條生命,同時更多人死於可以預防的疾病。全球流行的HIV病毒與愛滋病造成全世界各地人的痛苦,衝擊著連一般性藥物都沒有的貧窮地區。這些貧窮人大部分是婦女與孩童,而這些每天只靠不到一美元過著極度窮困的人的數目,仍然繼續增加中。

8. 工業國家無限制成長的政策,和跨國企業為了營利的驅動力,已經掠奪了世界、並且嚴重傷害著環境。在1989年,每一天就有一個物種消失,而到了2000年,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絕種。溫度改變、魚量枯竭、採伐森林、土壤腐蝕、以及對淨水的威脅,都是蹂躪地球的結果。此外還有社群面臨瓦解、生計喪失、海岸區域與太平洋島嶼受到被淹沒的威脅、暴風增加、高能量的放射線危及健康與生態、生命體與文化知識被使用成經濟賺取的專利等等。

9. 這個危機直接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全球化」(neoliberal economic globalization)相關,它是基於以下幾種信念所建構出來的:

u 無止盡的競爭、消費主義、毫無限制的經濟成長和財富累積對全世界是最好的;

u 私有財產的擁有並不需盡社會義務;

u 資本投機、自由化市場、市場的不受規範、公共財與國家資源私有化、外國投資與進口的無限制延伸、低稅收、無限制的資本流動等將讓所有人都變成富有;

u 社會責任、對窮人與弱勢者的保護、商業公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在 經濟成長與資本累積的過程中是不重要的。

10. 這是一種宣稱沒有其他可能性的意識形態,需要不斷犧牲窮人與受造界。它製造一種可以透過創造財富和豐盛而拯救世界的假應許,它宣告宰制生命的霸權,並要求完全的服從。這其實等同於偶像崇拜。

11. 我們認知到這種情況的罪大惡極與複雜性,我們並不尋求簡單的答案。身為真理與公義的追尋者,並從弱勢和受苦者的眼光中,我們看見了當前世界的失序,源自一種帝國維護下極端複雜且不道德的經濟體系。使用「帝國」,我們指的是一種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力的集合,組成一個由強國所主導與建構的主宰系統,為了保護與捍衛他們自己的利益。

12. 在傳統的自由經濟學裡,國家存在為保護私有財產,並在競爭的市場中訂約。經過勞工運動的奮鬥,國家開始調節市場並提供人民福利。但從1980年代開始,透過資本的跨國化,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已經企圖拆毀國家的福利功能。在新自由主義下,經濟的目標是去增加利潤並回饋製造和財務資本的擁有者,同時排除大多數民眾的利益,並且對待自然界如商品一般。

13. 隨著市場全球化,保護市場的政治與法律組織也步向全球化。美國政府以及它的聯盟,加上國際金融和貿易體(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使用政治、經濟、或軍事聯盟,保護且增加資本擁有者的利益。

14. 我們看到一個以令人驚異的方式湊合而成的經濟危機,出自於被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所支持的經濟全球化和地緣政治學的結合。這是一個捍衛與保護強者利益的全球體系,它影響並迷惑著我們所有人。更進一步說,在聖經的詞彙中,這種消費貧窮者而累積財富的系統被稱為「瑪門」,它不但對上帝不忠實,更造成人類的無盡苦難。耶穌曾經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同時侍奉上帝又侍奉瑪門(路1613)。

【面對經濟不義與生態毀滅下的信仰告白】

15. 信仰委身可以依據地區與神學傳統而有多種表達方式,如:告白(confession)、共同告白(confessing together)、信仰立場(faith stance)、對上帝聖約的忠實(being faithful to the covenant)等。我們選擇「告白」,並不是指古典教義式的告白(因為世界歸正教會聯盟無法進行這樣的告白),而是針對當代的挑戰以及對德布勒森會議積極回應之必要性與緊急性的一種表達。我們邀請會員教會接受並回應我們共同的見證。

16. 從我們的改革宗傳統出發,並解讀時代的徵兆,世界歸正教會聯盟總會確認:全球經濟公義是我們對上帝的信仰、以及身為基督門徒的整全本質。我們相信,如果在面對現今這種新自由主義下的經濟全球化時,我們保持沉默或拒絕行動,我們信仰的整全性便面臨危機。因此,我們要在上帝與彼此面前告白。

17. 我們相信上帝,就是所有生命的創造主與維護者,祂呼召我們成為創造與救贖世界的夥伴。我們活在因耶穌基督的降生而讓全世界可以享有豐盛生命(約1010)的應許中。在聖靈的指引和支持下,我們對世界的現況開放自我。

18. 我們相信上帝是所有受造物的管理者,即「大地和其中的一切都屬於上主;世界和世上的居民也屬於他」(詩241

19. 因此,我們反對當今被全球新自由資本主義和其他經濟系統所強迫形成的世界經濟秩序。包括違抗上帝聖約的絕對化計畫經濟,它讓貧窮人、弱勢受害者、以及受造界無法擁有生命的完整性。我們反對任何經濟、政治、與軍事帝國的主張,它們破壞上帝對生命的主權,並且以行動反對上帝公義的統治。

20. 我們相信上帝與所有受造物立了一個約(創98-12),祂已塑造一個根基於公義與和平異象的地球社群。這個約是恩典的禮物,無法在市場被銷售(賽551),它是一個為所有受造物的大家庭而存在的救恩計畫。耶穌指出,這是一個包容性(inclusive)的約,在裡面貧窮者和邊緣人是優先的夥伴,並呼召我們將對「我們當中最微小的」所行的公義放在社群生活的中心(太2540)。所有受造物都是受到祝福的,並都被包含在這個約當中。

21. 因此我們反對任意無度的消費主義文化、競爭性的貪婪、和新自由主義全球市場體系的自私心態,或是任何宣稱沒有其他選擇性的系統。

22. 我們相信任何生命大家庭的經濟體,都是被上帝使用以維持生命的,都是要對上帝負責的。我們相信經濟的存在,是為了在永續生存的受造界裡服務社區人群的尊嚴和福祉。我們相信人類受召來選擇上帝而非瑪門,而宣告我們的信念是順服的行動。

23. 因此我們反對毫無節制的財富累積,以及沒有限制的成長,這些已經奪去數百萬人的生命,並摧毀許多上帝的創造。

24. 我們相信上帝是公義的上帝。在這個墮落、開發、與貪婪的世界,上帝以特別的方式成為貧乏人、貧窮者、被剝削者、被錯誤對待、與被虐待者的上帝(詩1467-9)。上帝要求在所有受造物之間必須有公平正義的關係。

25. 因此我們反對任何視利益高過人民、不關心受造界、將上帝設計給所有人的禮物私有化之意識形態或經濟體。奉福音的聖名,我們反對任何合理化那些支持且不願對抗此類意識形態者的教導。

26. 我們相信上帝呼召我們與那些受不公義對待的受害者站在一起。我們知道上帝對我們的要求:行公義、好憐憫、與上帝同行(彌68)。我們受召反對任何形式的經濟不公義,以及對環境的毀壞,為了使「公義要像江水滾滾湧流,正義要像溪水川流不息。」(摩524

27. 因此我們反對任何宣稱上帝只跟有錢人同在以及貧窮是窮人自身之錯誤的神學。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不公義,它們摧毀了正確的關係:性別、種族、階級、身心障礙、或特權制度。我們反對任何認為人類利益應宰制大自然的神學。

28. 我們相信上帝呼召我們聽見貧窮者的哭求和大自然的嘆息,並且跟隨耶穌的使命,祂來到世上,為要使世人「得到生命,而且是豐豐富富的生命」(約1010)。耶穌帶來公義給受欺壓的,給貧窮人食物,祂釋放被擄的,並讓失明的得光明(路418)。祂扶持並保護受壓迫的,異鄉人,孤兒與寡婦。

29. 因此我們反對任何教會,在宣教上排除貧窮人和關心受造界的行動或教導。我們也反對那些不願跟隨帶來豐盛生命的「好牧人」,反而讓帶來「偷,殺,與毀壞」的人事物感到舒適的作法或教導(約1010)。

30. 我們相信上帝從各地呼召男人、女人、和孩童,富有與貧窮,一起提升教會與宣教使命的合一,以期基督呼召我們去做的和解行動得以被看見。

31. 因此我們反對在教會生活中,任何分隔公義與合一的企圖。

32. 我們相信我們在靈裡被呼召,對我們因耶穌基督而來的內心盼望提出辯解,並且相信公義普及,和平掌權。

33. 我們委身於在經濟以及上帝大家庭的世界中,尋求全球性的公義之約。

34. 我們謙卑地告白這樣的信念,知道我們也將在上帝公義的審判下,我們確認:

u 那些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從當今新自由主義全球經濟體系中得利的共犯與罪惡,我們了解這同時包含了我們改革宗大家庭的教會與會友,因此我們告白我們的罪。

u 我們知道,我們已經被消費主義文化,以及當今經濟體系中的競爭、貪婪、與自私所綑綁。這些都已經滲入我們的靈性裡。

u 我們告白,我們濫用受造世界的罪,並且在扮演管家和大自然夥伴的角色上失職。

u 我們告白,我們改革宗大家庭的不合一,減弱了我們服事上帝整全宣教的

能力。

35. 我們相信,為了順服耶穌基督,雖然世間的權柄與法律可能會禁止,而處罰和受苦可能會是結果,但教會被呼召來告白、見證、與行動:耶穌是主。(徒418

36. 我們一起讚美上帝、創造主、救贖者、聖靈,祂「把強大的君王從寶座上推下去;又抬舉卑微的人,使飢餓的人飽餐美食,叫富足的人空手回去。」(路152-53

【為公義立約】

37. 透過共同告白我們的信仰,我們在順服中與上帝的旨意立約,代表一種共同團結與相互負責關係的行動。這個將我們連結在一起,為了經濟和地球公義而工作,同時在我們共通的全球處境,也在我們個別的區域和本土實況中。

38. 在此共同的旅程上,有些教會已經表達他們對此信仰告白的委身。我們鼓勵他們繼續將此告白在區域與地方上轉化為更實際的行動。有些教會已經開始著手這個流程,包括採取行動。我們鼓勵他們透過教會、告白與行動,有更具未來性的發展。對於那些仍在認知過程中的教會,我們鼓勵他們基於我們共通立約的基礎與對彼此的責任感,深化他們的教育,朝告白的方向前進。

39. 總會呼籲所有會員教會,在此立約關係的基礎上,進行這個困難卻具先知性的任務,將此告白帶進他們的地方教會。

40. 總會鼓勵會員教會,透過依循「公共議題委員會」針對經濟公義與生態議題的建議,落實這份告白。

41. 總會承諾,世界歸正教會聯盟要與其他聯盟、普世社群、其他宗教群體、公民社會團體、人民運動,為了公義的經濟與整全的受造界而一起工作。

42. 現在我們熱切地宣告,我們要自己委身,並付出我們的時間與心力,去改變、更新、回復經濟與地球,去選擇生命,為的是讓我們和我們的後代可以存活(申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