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勞工反貧困 憤拒政府企業壓榨

轉載自《台灣教會公報》3090期之〈專題報導〉

勞動節大遊行突顯窮忙與過勞 勞團建議修改法定工時均衡工作與家庭

【邱國榮專題報導】今年的勞動節遇到星期假日,行政院勞委會規定,企業雇主必須給予勞工補假一日;然而,這個百萬勞工該有的福利,許多產業工會、職業工會,以及社工、護士,甚至醫師等團體並不領情,號召所屬的勞動者在勞動節當天,走上台北街頭向馬政府抗議,訴求「反貧困」,其中超時工作的過勞問題,引人注目;而遊行的隊伍中,還有許多是沒有任何工會或職業團體撐腰的勞工,平日的上班是分布在各中小企業裡,這群勞動者的處境,值得關心。

一位頭髮灰白,臉戴口罩的婦女,形單影隻地走在遊行隊伍中,戴口罩是避免曝光而丟掉工作;這名婦女在一家教育事業的小企業裡負責打理員工中午與晚上加班的伙食,以及維護公司整潔。她指出,過去曾經是工廠作業員,後來轉到這家小企業工作迄今15年的時間裡,僅休過假3天,其中包括病假一天。問這名婦女,為何能夠忍氣吞聲?她回應,是眼看再過3年就有一筆勞保退休金可領,萬一賭氣離開,退休金將因為工作未期滿年限而遭到折讓,得不償失。

類似這名婦女背後沒有工會撐腰,甘願忍耐超時工作的勞工,在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到處可見,這群勞工面對著物價上漲但基本工資不調漲,陷入了「窮忙」與衍生的「過勞」壓力,只有忍耐與無奈;根據勞工社運團體的說法,全國勞工不分職業類別,正面臨著資方壓榨勞動價值的威脅,而且與時加劇,因為官方放任不管,更導致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幅速度,逐年擴大。

大同工會理事長林進勇是反貧困51大遊行的總指揮,他指出,物價上漲超過10%,勞工要求行政院調漲基本工資5%,調漲到22115元遲遲未果,可是行政院工研院卻居然拿人民納稅錢,於日前開課教導企業主如何規避《勞動基準法》的作為,令人匪夷所思,勞工當然怒不可遏,甘願犧牲勞動節假期,上街呼籲馬總統回應勞工要求基本工資調漲的訴求,否則憤怒的勞工一定會用選票教訓馬總統。他指出,這幾年台灣的勞工勞動條件每況愈下,許多勞工在「失業」或「過勞死」之間徬徨;去年,基本工資雖然往上微調了600元,但是台灣勞工的薪水依舊退到13年前。

勞工超時工作所產生的過勞問題,與基本工資跟不上物價上漲所導致的貧困問題,已經向下波及了青年學生。學生面臨節節升高的助學貸款,半工半讀已是必然,而畢業後,原期待進入有前途的公司擺脫負債,卻只能超時工作,否則無法確保自己在公司的「產值」,結果便是容易發生過勞死;可是《勞基法》僅對員工過勞死的企業「重罰6萬元」,此罰鍰對資方來說,根本是九牛一毛。因此,學生團體於反貧困遊行中演出行動劇,諷刺台灣科技財團散發國際的光環,是逼迫青年勞動者過勞工作所換取而來的。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2010年經濟成長率擺脫2008年金融海嘯所帶來的影響,難得呈現雙位數的成長,來到10.82%,顯見工作時間排名世界第2長的台灣勞工所付出的努力,協助了企業營運成長;但是,這漂亮數字並未回饋勞工,反而得持續超時工時,加上物價不斷上揚,貧富差距跟著持續擴大,上班族面對經濟的壓力,未減反增。

為此,勞團針對超時工作的問題,提出改革建議,指出現行《勞基法》的法定工時,於2000年從每週48小時修改為2週84小時,看似週休2日,但其實許多產業並未落實,甚至變相以「責任制」增加工時。因此,勞工應比照公務員真正落實週休2日;建議《勞基法》的法定工時修改為每週40小時,以均衡工作、休閒與家庭生活,避免勞工過勞情形一再發生。


[鄉村篇]改善貧窮 產業環境要改變

【陳韋鑑專題報導】在社會關注都市化的今日,鄉村有許多面向的問題被忽略。彰化為台灣農業大縣,彰化中會路上教會陳澤胤傳道與草港教會楊善雄傳道都認為,鄉村產業環境式微導致年輕人必須離鄉工作;失業率偏高又造成隔代教養或單親家庭;加上經濟弱勢,很容易造成下一代在升學路上有挫折,失去受高中職教育的機會,不要說上大學,連一技之長都很欠缺。

失業同時又處在低成就的狀態,反社會化的行為就成為部分青少年彼此認同的方式。如果不是教會出手「攔截」,這些孩子,可能就會成為小混混們的學弟。楊善雄說,「有時會開玩笑的跟這些孩子說,你們是要來教會被點心控制,還是要被外面的毒品控制?」這顯現有些小孩連基本的溫飽都出問題。

這些狀況不是個案,陳澤胤表示,路上國小的老師曾統計,以全校學生家庭背景為例,扣除低收、身心障礙、單親、隔代教養與近貧,再扣掉重疊的狀況後,「剩下的非弱勢家庭,也就是所謂的正常家庭只有41.3%,」這是多麼令人意外的數字,然而路上地區還不是最糟糕的,陳澤胤說,隔壁的新村地區,連國小都廢校了。

面對產業環境帶來的貧窮問題,楊善雄說,他的會友種稻米兩分地,辛苦了3個月只賺3萬多元,這還不算投入的各種成本,這樣如何留下年輕人種田?陳澤胤進一步指出,「鄉村的貧窮不只是缺現金,而是缺乏穩定的產業環境,穀賤傷農一再發生,物價不穩農民賺不到錢,多年來政府缺乏有效的努力,菜價一跌,農民損失真的是血本無歸。」

農業的慘白,使得部分人士歡迎國光石化提升地方就業率,楊善雄說,「還好國光石化被擋下來,當初就是因彰濱工業區成立,讓草港這邊靠海吃飯、撿拾蚵、蛤等的漁民完全失業,」然而,到彰濱工業區的求職者,卻發現要與低薪的外勞競爭,「月薪低於《勞基法》規定1萬8000元的狀況非常普遍。」

兩位傳道沒有被環境困難打倒,除了弱勢兒童課輔班以外,兩人均提到要在產業環境方面作出改變,包括陳澤胤提出的「志工旅遊」,與楊善雄提出的「公益販賣」等,都試圖從源頭改變環境。這些嘗試需要許多資源,但如陳澤胤所說,「若政府能夠從產業環境及政策上作出改變,教會需要補的洞就小,才能幫助更多沒被看見而卻有需要的人,這才是NGO要作的。」


[都市篇]拒絕壓榨 勞工意識須覺醒

【陳韋鑑專題報導】「貧窮不是問題,問題是貧窮帶來的傷害,是一種失去盼望的人生。」七星中會的青年吳弟兄這樣表示,貧窮的傳統概念是基本生活發生困乏,然而對物質富裕的人們,當存活不再是問題以後,到底「貧窮」指的是什麼?

國立大學、國立研究所文組畢業的吳弟兄現年36歲,離開校園後從事媒體採編相關工作,提到上班族的貧窮問題,他認為過去台灣以中小企業撐起經濟,「當人家員工只是過渡,有能力的人最終還是會自己創業,這是老一輩的價值觀,再加上『勞工』這個標籤有影射共產黨的污名化,因此人們對於勞工問題始終是冷漠的。」

這樣的冷漠對於年輕人有什麼影響呢?吳弟兄表示,台灣的勞工漠視《勞基法》,過勞死的新聞已成常態,「連醫學生都會過勞死的社會,對勞工問題已經不是冷漠可以形容了,簡直是殘酷!」而對上班族來說,付出這麼長的工時,卻少有公司按照《勞基法》付加班費,「上班須打卡,下班責任制已經變成一種默契,壓榨變成不合法卻合習慣」,「當你被如此壓榨後,每個月領到的薪水只有3萬5000元,你卻不敢抱怨,因為新進公司的大學畢業生月薪只有2萬元,而且比你還耐操。」

相較於大學畢業生的2萬2000元,自己的3萬5000元雖然已經高了不少,吳弟兄卻表示,「12年前大學畢業時,月薪就有3萬塊了,念完研究所之後還多5000元,這等於10餘年來上班族的薪資是倒退的,」說到這個吳弟兄算了起來,每個月的房租加上助學貸款就要1萬2000元,再扣掉基本食衣住行的消費,「看看房價,光是房貸的頭期款基本上就是個遙遠的幻想,」而過去10年薪資的倒退,更讓人無法想像未來的薪資有成長的可能,而人生精華的20年也就這樣過去了。

「當生活變得如此基本的時候,誰敢想像婚姻與生養小孩呢?」吳弟兄認為,環境剝削上班族的生命,這些基本的嚮往都是被壓抑的,「就算是教會裡,長老們本身是企業主或是軍公教的比例很高,他們只會說你要更努力,」吳弟兄認為,貧富不均很可能會毀滅這個國家,面對下次選舉,吳弟兄也是悲觀的,因為無法看見兩位候選人對於這方面有令人感到信任的思考與提議,他諷刺的說,「反正新而獨立的國家也不保證是幸福的國家。」


免債運動打破不公,社運串連批判不義

【林宜瑩專題報導】在資本主義國家興起後,工業先進國家運用第三世界國家的自然資源、農作物品、廉價人力等來生產商品,並重新販賣回第三世界國家,自第三世界國家賺到錢後,又將大量資金借回給這些國家,使其產生高額外債,並以催逼債務等手段,開出不公平的貿易條件,對第三世界國家的自然資源與廉價勞力大肆掠奪。如此惡性循環,讓富國與窮國的差距拉得更大;因此,有許多國際輿論和第三世界國家的民間團體不斷發聲,堅持認為應取消窮國的外債,於是便有了所謂的「免債運動」。

國與國之間取消外債的例子很多,從1917年俄國外債被取消、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後取消南美洲國家外債、1941至1952年日本外債被取消、1953年的51%德國外債被取消、1991年取消波蘭積欠法國「巴黎俱樂部」一半外債、2001年阿富汗戰爭後,美歐等國取消巴基斯坦外債等等,都適時使這些國家得以喘息與重新站起來。

1980年代開始,免債運動更是國際運動的主軸,例如拉丁美洲國家工會及農民組織,都致力爭取歐美國家能取消拉丁美洲各國的外債,1980年代後期,非洲各國民眾對取消外債呼聲漸高。

後來,西方國家的民間組織如比利時的「第三世界免債委員會」(CADTM)也開始聲援,從1990年開始「這樣夠了!」另外,1999年「南方千禧年免債運動」始於南非約翰尼斯堡,現在總部位在菲律賓,串連了亞、非、拉丁美洲等南半球的社運團體。法國的「債務與發展」運動更把非政府組織、聯合國等組織連結起來,針對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8大工業國組織的政策提出質疑、批判與施壓,讓「免債運動」有了些許的成果,且該運動至今仍持續進行著。


富人減稅債留子孫 緩繳運動籲關注

【孫一信/特稿】「人的倫理能力與團體的大小是呈現反比的相互關係。」這是美國政治神學家尼布爾重要的的核心理念,而這個核心理念正好作為近年來台灣不斷向財團傾斜的稅制變革的分析架構。

政府近3年來不斷為財團鉅富減稅,遺贈稅從50%降為10%、營所稅從25%降為17%及降綜所稅稅率並增加扣除額、期交稅、土地稅和制定產創條例延續4項促產租稅優惠等,每年稅收損失將近2000億,我國2010年的國民平均稅賦負擔率掉到11.9%,不到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國家平均26.7%的一半。我國國家債務3年來不斷攀高,3年來中央政府共舉債高達1兆3000億,累計債務高達近5兆。

我國有錢人稅賦負擔太少,調降遺產及贈與稅最大受益者只有1000多人,國庫卻減少200億元收入;另外,根據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2009年所得稅分析報告指出,年所得超過千萬的鉅富竟有16戶完全免稅;富人聚財最易的「以錢滾錢」炒股票、炒土地的巨額獲利,無需繳任何所得稅,也因此造成我國薪資所得稅負占綜所稅報稅所得的75%,是全球比率最高者,美國占56%、OECD平均僅49%,租稅不公可見一斑。

研究指出,我國所得重分配效果中,透過租稅工具只有7%,透過社會福利制度高達93%,與其他工業國家大約各半比例差異過大,租稅幾乎沒有重分配效果。

2009年4月28日,公平稅改聯盟邀請約30位稅改幹部,發起「公民不合作」緩繳稅運動,希望透過減少繳納聯盟計算出之不合理稅額進行扣減緩繳,透過訴願、行政訴訟及憲法官司程序突顯稅制不公的事實。

當時國民黨政府執政一年來(2009年),變本加厲圖利財團鉅富,一方面大量編列特別預算破壞國家財政秩序,造成債留子孫;另一方面不當減稅,稅基嚴重侵蝕。因此聯盟強烈提出以下訴求:

1.要求降低薪資所得稅負比率。

2.抗議劫貧濟富的減稅法案。

3.開辦長照人頭稅,不如不降所得稅。

4.要求促產條例完全落日,企業本應還稅於民。

5.反對任何減稅救產業、救運動、救文化的政策。

2009年5月起,稅改聯盟透過「全民申請緩繳1萬元稅額」運動,以「不合作」方式抗議,促進公平稅制,擴大公平稅基!稅改幹部特別使用最傳統的紙本填報納稅方式,並使用紅筆將少繳稅的部分做明顯記號。

稅改聯盟幹部紛紛接到補稅通知書後,隨即由義務律師開始冗長的訴願和訴訟程序,有人因家人收到補稅通知書不明就理拿去繳清稅款;更有些幹部根本沒有被國稅局抽查到。最後整體完成訴願被駁回、高等行政法院判敗訴、最高行政法院也判敗訴程序者大約10人左右,目前正在籌備憲法官司的進行。

因為這些努力,民眾開始明白,租稅不公、國債高築將造成台灣社會階級矛盾,也造成世代間的不正義;2年來,更發生希臘、愛爾蘭的破產和南歐國家債台高築,民眾也發現原來政府不是不會倒。租稅議題在歷史上是人民和國家、受薪階級和資本階級永不止息的鬥爭場域,卻也是民眾最難懂也最容易忽略的社會議題,基督徒應該投注更多的關注。(作者為星中義光教會執事,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


分擔原民苦難 分享上主賞賜

【撒盎斯‧尤命╱特稿】擁有相對穩定的收入、社會地位,是現代人的目標,也是所謂的中產階級。許多中產階級化的平地教會收入穩定、有足夠經費從事各項事工,對於牧養的牧者及管理的長老來說,是件可喜的事。然而,當我們擁有這一切的美好時,是否還有「基督十架心、人間苦難情」的信仰態度與行動?平地教會又如何看待在原住民教會牧養的牧者,努力改善會友經濟,信徒卻多數處在社會邊緣的事實?當我們為此禱告,呼求上帝公義的彰顯時,聖靈的感動有沒有讓我們付諸行動?

基督教會如何以行動「反貧窮」呢?從信仰的觀點來看,財富是上帝的應許與賜福,既是上帝的賞賜,祂必要藉著你我參與祂的計畫,善盡分享的責任。初代教會遵守教訓、彼此相通、擘餅和祈禱,凡物公用,按各人需要分給他們,實踐上帝的愛與公義,這是多麼美好的景況。我們不能自私的處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框框裡,單為自己的豐富而感謝上帝,而無視缺乏喪志的弟兄姊妹。我們亦要省思,對於支持、幫助原住民教會,是因認同、感同身受原住民處境,進而分擔苦難、分享榮耀;又或是帶有歧視,以高姿態或施捨的心態,將剩餘的給予呢?我們都是上帝的子民,在主裡沒有貴賤之分,當我們高唱「當你缺乏又喪志」時,又如何回應上帝?

中華民國所制定的許多法律及政策實為「滅族政策」,有陰謀的操作,讓台灣原住民族陷於「貧窮」之中,進而著行侵佔其土地、森林、河川、傳統領域等豐富自然資源。中華民國的「精彩百年」是台灣原住民的「苦難」的百年,此「苦難」從不間斷,如,美麗灣、核廢廠、東發條例、高台水庫、假自治法等諸多議題,原住民教會期盼平地教會一同關心和參與,使原住民能在貧窮的處境中,享有上帝所賜予人類的自由、平等、人權。(作者為泰中教社部部長)


反省「禧年」口號 恢復安息的意義

【羅光喜╱特稿】今年正值中華民國慶祝建國100年,許多教會配合著喊出「慶祝建國雙禧年」甚至「展望三禧年」的口號,實在是誤用聖經主題並曲解上帝旨意。

在聖經中,「禧年」主要是神民得地為業後,神宣示每第7年為安息年而過7個安息年之後的第50年為禧年(利未記25章3、10節)。禧年就是神悅納人的年,要讓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路加福音4章18~19節;以賽亞書61章1~2a節),要休耕讓地得安息(利未記25章4、11節),要還地恢復神原來分配給各族各家的土地(利未記25章23~28節),要釋放奴隸恢復人原有自由身(利未記25章39~55節),要免債使國中沒有窮人(申命記15章1~11節)。禧年可說是上帝安息年信息的極致。

但中華民國慶祝建國100年,我們沒有看到任何被擄的得釋放、受壓制得自由的上帝旨意,甚至台灣都還沒能脫出中華民國這個外來國號的殖民,還要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經促統,併吞台灣的威脅。瞎眼的能得看見嗎?中華民國殖民台灣的歷史文化語言教育,仍繼續愚民台灣各族讓大家忘記自己的母族語言與文化記憶,也不敢看自己與後代應有的主體性將來。

在還地方面,原住民各族的傳統領域在中華民國殖民台灣後被國有化,未見恢復。土地能得安息嗎?從過去重金屬化工污染,到後來的石油工業與核能廢料,正繼續荼毒上帝所造土地。免債嗎?是有免了一些,但中華民國萬萬稅,再加上政策變遷產業導致貧富不均甚至破產失業。

2009年台灣有4063人自殺,2010年9月底止,慢性精神病患者有10萬9971人,較2年前同期增加3.93%。為什麼這麼多人自殺?這麼多人身心失常?其中多少人的死可能與政策所致之失業或債務有關呢?

如此,我們教會兄姊實不應將「中華民國建國百年」說成是「禧年」,才不致誤用聖經主題並曲解上帝旨意。反而,我們應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所說「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來達到上帝要讓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之真正台灣禧年。(作者為台南神學院舊約老師)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影像與舞碼 譜演醫療傳道精神


轉載自《台灣教會公報》3090期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舉辦孫理蓮、謝緯及王金河特展 緬懷台灣珍貴醫療史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不是沒有『史懷哲』,而且很多。」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七星中會新興教會長老蕭渥廷,為基金會即將舉辦「珍藏台灣醫療價值特展」四處張羅,於百忙中向本報表示,台灣國內也有很多位類似遠赴非洲醫療傳道精神的史懷哲,同樣也是將一生所學的醫學專業,以基督的胸懷奉獻台灣;因此,基金會特別為此舉辦特展,將「基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院長、人稱「台灣史懷哲」的謝緯醫師以及「烏腳病人之父」王金河醫師等3人的故事,以話劇演出的方式搬上舞台,也同時將3人過去影像與聲音的紀錄重現,讓人緬懷他們的同時,立下願意奉獻台灣的心志。

第5屆蔡瑞月舞蹈節系列活動,於5月7日在慶祝創辦人、長老教會信徒蔡瑞月老師90歲生日紀念會中揭幕,今年的主題是「珍藏台灣醫療價值」。基金會表示,早年馬偕隻身進入充滿敵意的原住民部落進行免費人道醫療,以及連瑪玉女士「切膚之愛」,讓夫婿蘭大衛醫師移植其皮膚給13歲腿部嚴重潰瘍的男童,這般人道醫療,一直傳承到60年代的孫理蓮、謝緯與王金河。執著醫療傳道的謝緯醫生告訴妻子,「我早一分鐘趕到,病人就少一分鐘受苦。」免費診所的王金河醫生,將人生的黃金時光,全用來重建烏腳病患的術後人生;創辦芥菜種會的孫理蓮宣教師,戮力將醫療資源帶往窮鄉僻壤。

「他們走向需要醫療照護的人群,樹立無私奉獻與不求回報的醫療服務典範。」蕭渥廷說,她閱讀3人的故事並拜訪王金河醫師,感動之餘回頭看自己,深覺慚愧,但是也給了自己繼續向上的力量,於是透過基金會的舞蹈家,編出了舞碼〈如果沒有王醫師,我該如何停止哭泣〉;而這支新編的舞碼與3人的故事話劇,將在這次的文化節結束後,巡迴全國的各級學校演出。

基金會透過這次文化節,也特別點出現今醫病關係弱化的問題,指出醫療走向產業化,醫療體系像輸送帶一樣地流於制式,病患看診變成簡短幾分鐘的問答與拿藥的同時,技術、預算、體制凌駕人性與倫理的力道不斷擴張,因此,牢不可摧的白色巨塔,拉開了醫病之間的距離,也扭曲了醫療與人的關係。為此,基金會特別在這次文化節裡舉辦論壇,分別從醫學院教育以及基督教、天主教醫療宣教等面向進行探討,試圖找回台灣最應該珍視、不該任其流失的醫療傳道精神。

展期自5月27日至6月17日,文化論壇於6月4日;地點均在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48巷10號),詳情電洽:02-25237547。

原民團體反對政院版自治法

轉載自《台灣教會公報》3090期

反對行政院版原住民族自治法 原宣幹事、玉神師生表達強烈不滿

【邱國榮台北報導】原住民「爭取真實自治聯盟」反對立法院表決通過「行政院版原住民族自治法草案」,動員各地族人的代表,於5月13日上午齊聚立院門口,強力監督黨政協商會議,他們振臂高呼「反宰制」「反假自治」「還我土地」等口號,表達不容馬政府的自治法草案被立法院通過的堅定立場。

由於行政院版草案的第21條規範自治區內野生動植物、礦物與林產物的使用管理,仍需依照野保法、森林法等相關法令之規定。原民團體認為,土地與自然資源的自主管理,是落實自治的核心精神,相關規定應由自治區政府訂定,才能符合《原住民族基本法》(下稱《原基法》)賦予部落土地、自然資源的權利以及「民族自決」的精神。

其中最具爭議的是第24條第3項,「基於國家重要利益考量,報經行政院同意者,不受《原基法》規定應經原住民族同意之限制。」此條文令原住民擔憂,高台水庫、杉原美麗灣飯店、越域引水工程,都將因此條文暢行無阻,並與《原基法》要求土地開發與利用「應諮詢並取得原住民族同意或參與」的原則牴觸。

為了維護土地正義,各地族人代表於13日立院黨團協商時前往監督。過程中,被阻隔在大門外抗議的玉山神學院的學生與部落青年,認為進入立院旁聽協商的權利遭拒,與警方發生衝突。

拉扯的過程中,警方扯斷原民的竹棍,反以尖刺刺向青年,此舉使原民憤怒的情緒達到頂點,站在指揮車上的總指揮,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幹事歐蜜.偉浪牧師憤怒,舉著麥克風怒喝警方施暴,斥責帶隊的警官藐視人民有進出立院的權利,該為此次的衝突負責;而帶隊警官也直指歐蜜.偉浪,要為突然爆發的衝突負責。

此時,玉神宗教系4年級學生挪碼阿豆竄入門縫中,阻擋警方將大門關上,玉神的老師與在場多位牧師,要求警方放鬆大門,雙方僵持了將近20分鐘,最後是在警方放鬆態度下,准予挪碼阿豆進入院內旁聽後,衝突才告結束。

黨團協商的結果,原住民使用自然資源的權利高過中央行政的法令,是依據《原基法》的精神,但是土地權與財政權等2項重要的實權自治權利,則挪至下回再協商。

在立院門口,3位前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委瓦歷斯.貝林、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與夷將.拔路兒,均到場聲援反對政院版草案,強調政院版草案,違反《原基法》與《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是一部貽笑國際的法案。

來自長老教會原住民各中區會的代表傳道人,也依序表達各族人反對政院版的聲音;太魯閣中會總幹事拿難.達道牧師直指中會旗下的太魯閣自治籌備會「站錯邊」,格外引人矚目。

拿難.達道表示,中會推動民族自治事工而成立的太魯閣自治籌備委員會,堅定朝向土地、自然資源、財政等實權歸屬自治區政府的立場,始終如一;但籌備會卻支持政院版的自治法草案,認為自治法可以先立法通過後,再另闢修法的路徑,以完成實權自治。拿難.達道對自治籌備會傾向政院版的立場,表示遺憾。

協助策劃這次抗議行動的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秘書長金惠雯表示,立院協商通過自治政府使用自然資源的權利高於中央法令,看似喜訊,但是聯盟的態度是寧缺勿濫,原因是「我們寧可等待一個具有實權的自治法草案出爐。」而玉神院長布興‧大立牧師則在學生焚燒「自治空殼」的紙箱後,帶領眾人祈禱時指出,原住民上街爭取天賦人權,經驗到耶穌行走十字架道路的苦,「是外來的政府把我們釘在十字架上!」

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馬政府的行政暴力原住民


「警察施暴!」
台灣原住民依據台灣《原住民基本法》暨國際共識的《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追求自治
卻因為馬騜黨府承襲過去「理番」的思維
動用執政權力
循馬前卒的國民黨立法委員與中央各部會的央法所共同集結的力量
欲強力通過剝奪原住民族土地
自然資源
與財政等實權的「假自治法」
該法一旦通過,
原住民族猶如被割喉一般,
淋淋刺痛每一位捍衛民族平權者的心,
尤其是原住民族的未來命運,
將被關入慢性屠殺的牢籠裡。

原住民生存傳統領地的政治權利,
一旦立法剝奪,
台灣遭「腫花冥果」政府蹂躪一甲子的好山好水,
將跌入萬劫不復的地獄,
縱使成功轉換民進黨執政,
但想翻身也是難。

平地人,
試想想你們的政治權利一旦將要被剝奪殆盡,
你們抗議的舉動只會這樣拉門而已嗎??
我是平地人,
卻用「你們」作呼籲;
關注原住民走向自治的未來,
是關心台灣的未來!

連結現場紀錄片http://youtu.be/LecUWMqsC8E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國道走山週年音樂會 提醒愛要即時


轉載自《台灣教會公報》3087期

相片:賴德卿牧師一雙女兒

【邱國榮基隆報導】國道3號走山意外屆滿1年,罹難者葉茂竹遺孀賴德卿牧師所牧養的基隆中山教會於4月24日晚在仙洞國小主辦「愛要即時」國道走山1週年紀念音樂會,除了記念葉茂竹與同樣罹難的林惠馨姊妹,更重要是向人見證信仰復活的基督可以超越死亡幽谷,超越苦難而活出光明的盼望,並且也提醒人:愛,要即時。

音樂會演唱的7首詩歌,全是賴德卿牧師作詞,女兒葉慧先作曲,曲目分別是台語的〈離別的心情〉與〈在孤單無伴的暗冥〉,以及華語的〈在悲傷的土地上〉〈彩虹之約〉〈在黑暗中之懇求〉〈夜半夢裡〉與音樂會的主題曲〈愛,要即時〉。葉慧先表示,透過歌詞,雖然再次回到當下的情境,交錯著悲傷與掙扎,但是希望能夠讓大家感受,既使人在痛苦中,是可以懷著盼望而不被哀痛擊倒,是因為有來自上帝的力量;她謙遜說:「這些不是很成熟的作品,如果其中有一首是您比較可以接受的,歡迎詩班採用於告別式的獻詩。感謝大家的包容。」

賴德卿感謝表示,去年意外事故發生後,高工局與國道北區工程處對家屬非常友善,悉心慰問,而且第一線搶救4位受困者的工作人員表現非常積極,同時有立法委員吳育昇協助家屬跟中央政府溝通,及擔任律師的李勝雄長老幫忙家屬處理國賠相關的法律事宜,都令她銘感在心。對於她與女兒創作的詩歌,她說:「歡迎大家來唱,而且今天是復活節,每一個人遇到苦難,無論如何都要勇敢向前。」此外,她也對音樂會的主題曲〈愛,要即時〉指出,愛,不是來得及而已,而是立即去作,問自己「什麼人好重要?誰最讓我們心疼?問候和關懷作了沒有?」因此,她希望大家能彼此牽手、相互擊掌的說,「親愛的,請記得,愛,要即時!」

林惠馨的大哥林盛茂弟兄則指出,雖然司法已經確定這起意外起於政府疏失,符合國賠要件,但是回想政府起初拿出的事件檢討報告,內容卻是草率且卸責,令他極度不滿;面對如今國賠確定的結果,他呼籲政府,所有公共工程的設計,必須要有人命關天的思考,否則類似無風無雨卻發生走山的意外,難保不會再度發生,希望政府從這次教訓中,確保公共工程不可再有任何疏失。高工局與國道養工處的官員皆到場聆聽這場的音樂會,現任立委吳育昇也上台致意慰問。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議長、義光教會牧師鄭英兒證道時特別指出,賴德卿是如何走過苦難?他說:「賴牧師說過,有許多人為她禱告,而且也有不同的宗教給她真誠的關懷。」

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上台回應音樂會則致詞時說:「信祂的人雖然死了,但是透過耶穌的復活,我們相信,我們會再與葉茂竹與林惠馨兩人相會、同坐。」同時呼籲執政者要愛護土地,愛護人民,並且保護美麗的福爾摩沙,「盼望公共場所不要再有跟走山一樣的嚴重意外。」

整場的音樂會,將於5月21日晚上7點,在新眼光電視台播出。